韶山:擦亮主席家乡金字招牌 “五个韶山”建设结硕果

发表时间:2016-09-02   来源:韶山文明网
字体:[][][]

“天更蓝、林更美、地更净、水更清、人文明”的美丽家园  图片来源:韶山文明网 摄影:莫正德

 

 

 

阡陌交通,高铁、高速四通八达  图片来源:韶山文明网  摄影:莫正德

 

风景如画,韶山不愧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、全国绿化模范县(市)、湖南省首个绿色GDP评价改革试点市和湖南省生态市和园林城市  图片来源:韶山文明网 摄影:莫正德

 

近年来,韶山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推进“两个率先”的奋斗目标,同心同德、开拓进取、扎实工作,传承发扬 “为有牺牲多壮志、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韶山精神,擦亮主席家乡金字招牌,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“五个韶山”建设取得新成绩,结出累累硕果。

“红色韶山”建设,让旅游品牌更加响亮

近年来,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,深入挖掘、包装红色资源,文化旅游龙头项目《中国出了个毛泽东》成功商演,教育培训产业初具规模。旅游要素资源进一步集聚,组建旅游发展集团,成功实行核心景区交通换乘管理,景区环境得到净化,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基础。旅游开放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,成功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系列活动、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、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,与戴高乐将军故里缔结为友好城市,开辟韶山到列宁故乡的国际红色旅游经典线路,与井冈山等地的区域旅游协作进一步深化。获批首个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、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、湖南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。

“富裕韶山”建设,让经济发展量质齐升 

近年来,主要指标全面翻番,2015年全市GDP、财政总收入、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70.5亿元、5.48亿元、87.5亿元,为2010年的2.29倍、2.47倍、2.99倍;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2046元和20253元,为2010年的1.66倍和2.01倍。发展质量全面提升,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6.1%,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旅游产业带动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。发展活力全面释放,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,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,县域金融生态评估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,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园区,列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。

“生态韶山”建设,让两型示范成效明显

全力建设全省两型综合示范片区,编制实施《韶山生态市建设规划》,万元GDP能耗下降20%,森林覆盖率46.5%,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%,空气质量优良率95.1%,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、全国绿化模范市、全省生态市和园林城市,成为全省首个绿色GDP评价改革试点市。大力实施“美丽乡村·魅力韶山”三年行动计划,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市,四个乡镇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,清溪镇成为首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。

“文明韶山”建设,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  

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,城区面积扩展2.1平方公里,沪昆高铁韶山南站、长韶娄高速、外环公路建成通车。特色镇建设成效明显,韶山乡、清溪镇分别获评国家、省级文明村镇,华润希望小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,银田镇成为湘潭市首批特色小镇。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,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,获批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市。城乡面貌更加优美,城乡管理更加精细,获批全国“智慧城市”试点市,成功跻身“全国文明城市(县级市)提名城市”。

 “幸福韶山建设,让民生福祉持续增进

近五年,民生事业累计投入41.61亿元,占财政总支出的78.8%。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优质化和全覆盖,在全省率先实行12年免费教育,成为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市;健全文化体系,推动文化惠民,文化服务站(点)实现全覆盖;实施创业带就业,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;建立城乡一体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完全失地农民全部进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;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8%以上,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起付线外全免,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国优省模;在全省率先实行社会救助城乡统筹,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发放标准处于全省前列,在册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;在全省率先开通城乡一体纯电动环保公交,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,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。深入推进平安韶山、法治韶山建设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,荣获全国“基层法治示范市”创建先进单位,连年保持全国“平安建设先进市”,成功创建省安全生产示范市。(稿源:韶山市文明网综合)

 

责任编辑:韶山文明网馨玫
上一篇 |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