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山市韶山村: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

发表时间:2017-09-05   来源:韶山文明网
字体:[][][]

毛泽东故居前总是长长的队伍。图片来源:财叔摄影  摄影人:喻名才

 

初秋的韶山村,天高气爽,山色青翠,游人如织。

毛泽东故居前,南岸塘边,依旧是长长的队伍,接踵而至的人们争相瞻仰这座普通又神秘的农家小院。    

南来北往的人们,也许已很少有人熟悉92年前那段火红的岁月。那时,有一颗顽强的革命火种,点燃了韶山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。从此,韶山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血脉相通、紧紧相连,与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生死相依、息息相关。

隔着满池的莲叶和莲花,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指着故居,自豪地对我们说:“1925年6月的一个夏夜,毛主席就是在这阁楼上,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——中共韶山特别支部。这也是我们韶山村党委的前身。”

当年的壮怀激烈,今天被浓缩进了位于韶山村村部的“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陈列室”。当现实的阳光照进来时的路,薪火相传的是,不变的精神坐标。

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韶山村人,从不因循守旧。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,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分配制度、所有制形式勇敢地表达心声,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义无反顾地走出农村改革的第一步,在韶山村党组织的带领下,肯拼敢干的韶山村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传奇:昔日“有女莫嫁韶山冲,红薯柴棍度一生”的“穷窝窝”,在上世纪末成功晋级为全省首个“小康村”。

富起来的人们盖起了楼房,在景区开起了小饭馆和小旅店,红色的村落,升腾起希望。从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,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国文明村镇,韶山村的发展,是首创精神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功实践的典型范例。

“韶山发展不仅要讲速度,更要讲质量;不仅应注重经济建设,更应注重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。”2012年底,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讲团为韶山村“把脉”后开出的“处方”,让他们找到了加油的新方向。

还绿、还田、还路、还湖……为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统一规划,韶山村大刀阔斧地拆除核心景区的违章建筑、零散摊位、非法停车场等,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风情,展示韶山风韵。238名党员争当“排头兵”,带领大家向前看,而不是向“钱”看。

2016年1月,村党组织坚决拆除了原本摆在毛泽东故居旁边的零散旅游商品摊位。“光这些摊位,30多户村民一年就能赚300多万元。”村党委委员曾晨阳坦言,起初有些群众不肯拆。后来,党员带头拆除了摊位,大家服气了,一一效仿。

破旧,是为了立新。

一尊铜像、一处故居、一座纪念馆,是很多红色旅游景区的“老三样”。为了给游客创造不一样的旅游体验,韶山村党委创新思路,深挖红色旅游内涵,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,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、乡村休闲等结合起来,打造“红+绿”的旅游产品。

空中红薯、辣椒隧道、葫芦长廊……韶之红太空农场里的新奇玩意让3岁的天津小姑娘蜜可兴奋不已,一旁的爷爷说:“一直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跟我们出来会闹腾,现在可好,舍不得回去了!”

通过流转土地、盘活资产、参股企业,如今,韶山村的“家底”愈发厚实:全村共有8家村集体企业,固定资产达4000余万元。2016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850万元,年产值2.2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00元。村民们分享着集体经济结出的硕果:农村合作医疗,个人不交钱,全部由村里出;60岁以上的村民每年领600元以上的“红包”;村里的烈军属、五保户、困难户都得到了妥善照顾。    

腰包鼓了,党员群众的思想活跃了,要时常不忘“扯扯袖子”“补补钙”。村党委不定期地请来老地下党员和老干部,给党员、群众讲韶山光荣斗争史;编印《毛主席光荣革命一家》《韶山革命传统录》《韶山魂》等乡土教材,发放给党员群众;每逢节假日,组织党员在景区开展志愿服务。

“韶山变了,毛主席家乡人的日子越来越好;韶山没变,韶山精神永远薪火相传。”毛春山说,作为韶山村党委新一届的“当家人”,他会跑好“接力棒”,不负92载的荣光。

  ■记者手记

细品韶山别样美

因为工作的关系,来韶山的次数着实不算少。但大多是行色匆匆,很少有机会像这次一样,放慢步子、静下心来,听蛙声虫鸣、赏莲叶田田。

  慢下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,除了伟人毛泽东,韶山村还有自己独特的美。

韶山村的美,美在一份清醒与自觉。

“我们不能躺在先辈的‘功劳簿’上睡大觉”“主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精神,而不仅仅是一间旧屋、一些物件”……他们没有沉醉在“主席家乡”“最早农村党支部”的光环里,而是与时俱进、破旧立新,用实际行动擦亮伟人故里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韶山村的美,美在一份执着与果敢。

“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’,经商不是丢毛主席的脸”“主席家乡就是要率先富裕起来”……他们流转土地、盘活资产、参股企业,在发展转型过程中,抢得了先机,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亿元村。

拿得出“为有牺牲多壮志”的气魄,守得住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底气,韶山村的发展,必然会迎来“喜看稻菽千重浪”的更美明天。(稿源:湖南日报记者 孙敏坚)

 

 

责任编辑:韶山文明网馨玫
上一篇 | 下一篇